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会议专门讨论了毒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通过了禁毒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了禁毒要综合治理的建议。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口号。6月26日大会结束,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确定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2010年7月16日,国家禁毒办、中宣部等1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将每年6月作为“全民禁毒宣传月”。
一、什么是毒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列明了121种麻醉药品和130种精神药品。根据中国禁毒网权威发布, 毒品分为传统毒品、 合成毒品、 新精神活性物质(新型毒品)。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
二、毒品的危害性有哪些?
(一)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二)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三)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强腐败现象;
(四)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防毒禁毒“四招五式”
(一)当面对他人怂恿我们吸毒时,根据相应的场合恰当地作出回应
第一招:坚决。不需要任何理由和解释,果断拒绝
第二招:婉转。用婉转的方式告诉对方,不想尝试。
第三招:温和。强调是朋友就不要劝自己吸毒,同时提醒对方也不要沾。
第四招:机智。告诉对方吸食毒品的危害,并通过案例和数据佐证。
(二)防范毒品的方式
第一式:远离娱乐场所
网吧、游戏厅、K房、酒吧等,这些都是吸毒者和贩毒常出现的地方。毒贩甚至会主动免费派发“糖果”,诱惑青少年吸食,所以尽量不要去一些高危的娱乐场所。
第二式:培养良好习惯
从大量的数据和吸毒者的经历来看,一大部分人是从吸烟、喝酒开始,然后使用药物再到吸食毒品,因此要从行为上做到拒毒的最基本方法就是要摒除不良嗜好,养成好的习惯、好的行为模式,不吸烟、不过量饮酒。
第三式:莫好奇接受不明物品
毒贩会抓住青少年的好奇心从而下“毒手”,将“不明物体”渗入饮料或者香烟,怂恿青少年饮用或吸食,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在陌生的环境遇到陌生的人,不要随意接受他人的饮料、零食或香烟等。
第四式:紧盯自己的饮料
如果你在娱乐场所,应与信任朋友陪伴,如暂时离开场所,一定要把饮料喝完,否则很容易让毒贩有机可乘,见毒品放入你的饮料。若剩半杯,回来时把饮料倒到,或者不喝。
第五式:断绝与毒贩或吸毒者来往
吸毒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朋辈压力,如发现身边人有吸毒行为,尽快断绝与他们来往,这也是拒毒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谨防毒品认识五大误区
误区一:认为偶尔吸毒不会上瘾,或者别人吸毒会上瘾,但自己不会。这也是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吸食毒品的原因之一。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说,吸毒的成瘾性与所吸毒品的种类和人的个体差异有关。但实际上,依赖性是所有毒品的基本特性,吸食毒品都会成瘾。多数吸毒者有了第一次,就难免有第二次。
误区二:认为吸食摇头丸、K粉不上瘾。摇头丸、K粉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心理依赖。吸毒者在心理上所产生的效果和感受甚至比海洛因还要强烈,会产生顽固的“心瘾”。这些人一遇到心情不好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摇头,寻找解脱,这就是强烈的心理依赖。而心理依赖是毒瘾难戒的根本原因。目前查获的摇头丸多含有冰毒等成分,依赖性更强。
误区三:认为吸毒上瘾,戒毒就是了。目前,采取戒毒措施后复吸的占大多数。他们也都有强烈的戒毒愿望,但失败者居多。因为吸毒造成的心理依赖像在人脑部扎根一样,一旦毒瘾发作时,痛苦和强烈的渴求会让吸毒者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不顾一切寻找毒品吸食。
误区四:认为我不吸毒,不需要了解毒品防范知识。不了解、不知道容易误入毒品魔爪,没有这样的防范意识,就会暴露在毒品的威胁之下,存在被毒品侵害的可能。因此公众应学习基本的毒品防范知识,真正认识其严重危害性。
误区五:认为有钱人才可能吸毒。事实上,不是有钱人才可能吸毒,只能说吸毒需要耗费大量钱财。绝大部分吸毒人员在吸毒前并不富有,甚至处于社会底层。当然,也有极少数人思想空虚,以吸毒为时髦,寻求刺激,甚至用金钱的优势拉拢他人吸毒。
五、四个意识,三道防线
(一)“四个意识”
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
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
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三道防线”
心理防线,
行为防线,
思想防线。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您: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